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三种因果

[复制链接]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发表于 2023-12-29 10:0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有一段话——“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顺应天地大道的精神以面对世事的人,就会与天地大道相亲和;执着于以行为约束为标准来面对世事的人,就会与行为约束相亲和;执着于以个人得失为标准来面对世事的人,就会与个人得失相亲和。与天地大道相亲和的人,天地大道就会很乐意地找上他;与行为约束相亲和的人,行为约束就会很乐意地找上他;与个人得失相亲和的人,个人得失就会很乐意地找上他。”。骨因果、肉因果、皮因果,与这段话的内容可以完全对应。骨因果层面的人就是同于道者,就是与天地大道相亲和的人;肉因果层面的人就是同于德者,就是与行为约束相亲和的人;皮因果层面的人就是同于失者,就是与个人得失相亲和的人。

  许许多多的问题,只有到了骨因果层面才能得到解决。肉因果层面的人想到骨因果,就得放下自己的架子,甘心做一般人,放弃对传统良善的执着,做个自由的人,真正为大家服务的人,就得向下走;皮因果层面的人想到骨因果,就得相信更深层次的规律,放弃对眼前利益的执着,割断对各种诱惑的追求,做个对大家无害的人,能一心不乱的人,就得向上走。

  肉因果层面的人,总是喜欢执着于自己的那套东西,如果放下这些负担反而无所适从。想要到达骨因果的高度,就不能瞧不起不跟随自己的人,不能觉得别人和社会是堕落的,不能觉得世俗人都是肤浅的。如果别人跟他们讲知识,他们经常会不屑一顾,觉得那不就是普通人的知识嘛,没什么高级的。对于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常常会感到厌恶。把自己的那套善与恶、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看得太重要了,以此作为有色眼镜看待任何东西,而不符合这标准的又那么多,所以只能让自己不满和痛苦。如果让他们摘下这有色眼镜,他们会非常恐惧,会害怕自己从此变成一个坏人,失去了道德的优越感,不知道该拿什么看人,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比一般人强的,不知道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所以,人们不应该追求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更不应该让这些成为自己的负担和生存的唯一理由。不要瞧不起科学,不要一味地认为科学是肤浅而让人产生欲望的,要多多看到科学好的那方面,让人进步的那方面。只要放下对礼仪的依赖和对放弃正邪标准的恐惧,又不放弃对深层次因果和规律的相信,肉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到骨因果了。

  皮因果层面的人,总是只相信自己能看到的东西,如果不这样就觉得不可靠。想要到达骨因果的高度,就不能只相信眼前的,不能用听起来有没有道理来判断真伪,不能觉得相信看不到的东西的那些人是落后的,不能觉得那些人都是迷信的。如果别人跟他们讲深层次的因果,他们经常会嗤之以鼻,觉得那不就是精神安慰嘛,听起来不靠谱,不能太当真。对于不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常常会感到厌恶。把自己的那些自以为严谨的东西看得太重要了,以此去批判他们认为不那么严谨的东西,而他们的方法往往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很像是火上浇油,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不敢采取,害怕那是上当受骗,所以只能等待以后发现什么他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再解决。如果让他们放下那些评判,他们会非常恐惧,会害怕自己变成一个受骗者,失去了自主的思考力(事实上他们依赖眼见为实,本来就没有自主的思考力),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的,不知道该寻找什么欢乐。所以,人们不应该受困于那些所谓的常识,更不应该让这些成为自己决定和选择的唯一根据。不要瞧不起宗教,不要一味地认为宗教是迷信而让人不思进取的,要多多看到宗教好的那方面,让人向善的那方面。只要放下对已知知识的依赖和对放弃眼前欢愉的恐惧,又不放弃对繁文缛节的批判,皮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到骨因果了。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发表于 2023-12-29 10:0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而言之,要想到达骨因果,就得去看原来不敢看的东西、接触原来不敢接触的东西。这需要破除恐惧,寻找勇气。肉因果层面的人要鼓起勇气接触原来认为肤浅的东西,皮因果层面的人要鼓起勇气接触原来认为迷信的东西。他们之所以会害怕,就是不想改变过去的自己,以为接触了自己就会变坏或者变差,即便他们终于去看了不敢看的东西,也会感到厌恶而不敢深入,所以需要破除心理障碍和思想偏见。只要勇于挑战自己,肉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去批判繁文缛节,皮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去相信深层次的因果和规律。

  那么什么是深层次的因果呢?就是普通人不太能相信,但是从根本上导致事情发生的因果。比如我脑子里想了一首歌,然后我去网上搜索它,我就听到了它。浅层次的因果是我去搜索才能听到,即“搜索是因,听到是果”,但深层次的因果是我想到了这首歌才听到,即“想到是因,听到是果”。人们可能认为,如果只是想到,而不去搜索,就不可能听到。其实那只是当下不会听到。因为我想了这首歌,就是给了世界一种信息,必然遭到世界的反作用力,所以我可能在几天后的电视上听到这首歌,就算我不开电视,也可能会听到别人哼起,这可以有无数个表面上的原因。大自然让我们有使用网络的条件,能快速地在当下完成这个因果和愿望,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我们也应该理解并感恩,因为一切皆有因。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感召来的不是善报也不是恶报。比如在跟别人说话时经常眨眼睛,那么反作用力就导致以后别人也老在交流过程中眨眼睛。这就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如果讨厌眨眼睛,则是恶报;如果喜欢眨眼睛,则是善报。所以喜欢、理解、欣赏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但有的事情我们实在无法喜欢,那我们就得更好地理解因果和反作用力,然后去改变这一切。这个反作用力的到来可以很慢,也可以很快。如果跟因果报应速度快的人待在一起,那么你的因果报应速度也会变快。如果进行禅定,那么这一段时间的因果报应速度就会变快。如果对因果这件事进行思考,那么因果报应速度也会变快。当真正地经历感召时,那种震撼是无以复加的。皮因果层面的人就不相信深层次因果,认为这是巧合,相信了就是迷信。因为浅层次的因果容易看到,比如人就是从梯子上摔下来了,歌就是搜索了才听到,所以不能被推翻,而深层次的因果就难以发现,难以证明,比如人是自负心太强才突发意外而死,电视上的歌是我想了才听到,所以就需要多多在生活中观察了。肉因果层面的人相信深层次因果,所以制定了很多规矩,以让人行善,可是因为限制了别人的自由,也必然遭受报应。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别人说迷信,也不要害怕别人说逾矩。

  我创作的故事《杀生堡》,是改编自《格林童话》第一版的同名故事。有些情节微血腥,总体是讲三种因果的关系,特别是肉因果和皮因果的矛盾,描写了互相制约、得到必须要付出代价、顺应人民和改变自己会有好结果。对于金字塔是越来越宽还是越来越窄的问题,由于正派是肉因果层面的人,看得到建筑背后的规划,所以认为一座金字塔是越来越宽的;反派是皮因果层面的人,只看得到建筑是一点一点盖起来的,所以认为一座金字塔是越来越窄的。本来正派的地位更高,支持者也更多,他们传播的一切都是劝人向善的。可时间一长人们认识到了他们的虚伪,纷纷支持反派。反派提倡的能让人获得一时的自由,但是会让人们在互相斗争中非常痛苦和空虚。两方互相攻击,难说谁好谁坏。彼此的伤害也完成了彼此的因果报应,也让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最后正派在梦中的一条金龙的引领下,认识到了金字塔即是越来越宽的也是越来越窄的,不能只导人向善而不给予大家实惠的好处,就像建筑不能只规划而不建造,所以改变了自己,到了骨因果的层面,彻底战胜了反派,如大多数童话的结局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其实如果反派能认识到金字塔即是越来越宽的也是越来越窄的,不能只强调眼前还要规划长远,就像建筑不能只建造而不规划,就能到骨因果的层面,胜利的就是他们了。而要能认识到这些,就要敞开心扉,阳光向上,不能被黑暗、阴郁和自私蒙蔽。

  故事中有这么一段话“金龙越厉害,世界越稳定、越和平”。要到达骨因果的层面,就要有让大家越来越好的愿望,并且有灵活多变的策略,有包容一切的心胸。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具备的,并且还是特质,因此中国人更容易到骨因果的层面。由于骨因果和肉因果矛盾较大,一个不墨守陈规一个墨守陈规,所以内心深处是骨因果的中国人,会抛弃肉因果,因为害怕被规矩所拖累再次落后。可是很多人都一时到不了骨因果的高度,所以在行为上会是皮因果。因此会有很多人肤浅,只想着自己,过于现实等等。跟处于肉因果的西方人比起来,会显得素质较差或不高尚。但中国人不会永远属于皮因果,灵魂深处那骨因果的特质被唤起,会创造出比拘泥于肉因果的高尚更美好的一切。也就是说,由于中国人心灵深处是骨因果,而骨因果和肉因果矛盾较大,所以会抛弃肉因果,在行为上不知遵守什么的情况下,只好选择皮因果。一旦唤起骨因果的特质,就可以从内到外都是骨因果,创造出无比的美好。全人类都可以到达骨因果,只不过中国人更容易。这些特质一定会被唤起。因为有更高的视角和目标,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也是必然。

  三种因果延伸出的三种法则,是为了保持平衡。奉献法则决定了镜子法则,镜子法则决定了丛林法则。你想生存吗?那就得相信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让自己强大起来;你想强大吗?那就得相信镜子法则的善恶有报,让自己善良起来;你想善良吗?那就得相信奉献法则的顺昌逆亡,让自己顺应起来。

  当然,如果总是想着自己要生存,会产生一股执着的劲儿,会形成一种阻力,这其实就是不顺应,这就会导致生存更加困难。看淡生死,是为了更好地生。

  强大是善因的累积,以谁强谁弱决定资源的分配,实际上维护了平衡,现在来说是符合大自然的安排的。因为伤害别人就是作恶,作恶的人会是以后的弱者。弱小是恶因的累积,所以从因果的长时间来看,弱肉强食不仅公平,也是道德的体现。为什么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因就在于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丛林法则是镜子法则、奉献法则的具体体现。不过这样虽然公平,但却在竞争中带给彼此无尽痛苦,所以讲究淘汰的弱肉强食,其规则本身也要遭到淘汰。动物智慧很低,只能遵循丛林法则,人类有了一定智慧,寻找到了镜子法则,制定了道德、法律,以后还会在各种碰撞中获得更高智慧,寻找到奉献法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长久和谐。不用再遵循丛林法则,听起来太过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其实也是大自然对以后的安排。大自然不安排的,人类自己不会办到。虽然从表面上看,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似乎解决它们要花很长时间,但从深层次来看,变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人们的内心已经变得越来越与以往不同了,传说中的大同世界会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浮现,成为自然而然的,这不会太远了。不用丛林法则就能具体体现镜子法则、奉献法则的话,那丛林法则就可以不存在了。尽管维持了很长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说变也就变了。所以相信丛林法则的人,既然知道适者生存,那就应该主动适应新世界,化解自己生命中的杂质,不再攀比什么强悍;既然知道优胜劣汰,那就应该明白丛林法则也会被人们抛弃,也会被大自然淘汰。因为有更新的法则和理念,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实现天下一家、世界大同也是必然。

  我在本文的前面,提到了另一篇介绍因果的文,并写了我对那个文的看法的三个阶段。其实,人们对因果的认识,是会经历各个阶段的,每个阶段可能差别很大。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深信因果的人耐心引导。人都是现实的,只要明白了什么对自己真正有利,明白了什么能让自己真正舒适,就谁也不会执着于自己过去的看法,人们最终都能做到深信因果。

  我们是人间大戏的编剧、演员,大自然是导演,我们和大自然都是欣赏者、观众。编剧写了什么,导演就拍什么,演员就演什么,观众就看什么、欣赏者就欣赏到什么。我们给了大自然什么信息,大自然就给我们什么生活,我们和大自然就共同发生什么、经历什么。一个编剧创作了一个内容,不需要考虑导演怎么拍,只要写出来就好。我们有了一个愿望,不需要考虑大自然怎么让其实现,只需要种下这个愿望就好。当然,编剧也要写导演满意的内容。我们也要顺应大自然。之后大自然让我们这些演员做什么,都是导演在拍戏。而这戏都是我们自己写的,一切都源自我们自己。我们是自编自演,大自然在这当中做个转换的作用。能明因识果,能明白我们是在自编自演,就能更好地掌握生活。让我们演好这场世间大戏,铸就美好的生活,抛弃肉因果,超越皮因果,同化于骨因果!

(全文终)

1

主题

11

回帖

14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43
发表于 2023-12-30 17:5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词语描述我看了清净流水的文章还有先生的回复后感受到的:直接观察,真实诚意,虚心化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缘督养心斋 ( 京ICP备13003342号 )

GMT+8, 2025-4-19 21:42 , Processed in 0.0704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