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4|回复: 8

大道无形命我立,妙法有缘纷自息

[复制链接]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发表于 2023-11-12 06: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命运到底是什么呢?生来早已注定呢,还是有可能得到优化?

生活中太多纷扰,一颗心起起落落什么时候才能平息。

重新翻出十几年前的老文章《大道无形——生命科学管窥》,从中或许能够窥见命运这只豹子之一斑,找到解决各种纷扰的思路。

生命,可否理解为“生机勃勃的命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道流芳

本帖最后由 齐物先生 于 2023-11-18 21:27 编辑

“道”这个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道即道路。人们修建道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地到达某个目的地。而先哲们所讲的大道,它的内涵又是什么?它的功能又是什么?

把“道”字拆开来看,上面是方向相反的两点,再一个“一”,然后是“自”,最后是个走之底(辵)。

不同方向的两点,代表事物不同属性的两个方面,即阴阳。

代表着这两个不同的属性,其实属于同一个系统,它们是统一的。

自,自己,自动,自然,本性。

辵,彳止,走走停停,可引申为运动、变化。

这样,“道”的意思就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面,本来是统一的;找到了统一点,就找到了本性;找到了本性,则只须顺其自然,一切将无为而运化。

可以用六个字来归纳:阴阳一体自化。

安排合理了,不需要我们去作多少干预,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而我们只是顺水推舟式地调和阴阳、把握大局,这就是无为之大道。

反之,刻意强求、逆势而动,如猴子般上窜下跳,如拿着钓钩去追鱼群,从一时看很有生命力,从长远看内耗巨大,从结果上看则南辕北辙,这是种种痛苦的根源。

科学、技术应该以人为本,大道自然应该以生命为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所以,如何合理地管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幸福与自由,这应该是一切科学的核心,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生命科学,也是古人所说的大道。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仪四象

提到生命科学,人们通常都会想到医药技术,但前一节讲了,我们所认为的生命科学,是指如何让人生得到最大的幸福与自由,而不是一般所理解的生物学、医学。

不过,从医学技术的角度能很好地理解生命科学,所以我们这边将通过医学技术的比较来尝试阐述生命科学的奥妙。

医学的“医”字,繁体字有两种写法,“毉”、“醫”。这两种写法上面都是“殹”,代表治病时的扣击声,可意会为通过扣击探测病人身体里的状态,即望闻问切。经过望闻问切,粗略推测出患者疾病之所在,据此就有了两种治疗方案,于是“医”字有了两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下面是“巫”,这说明古代的医术跟巫术相通,即心理暗示;第二种写法,下面是“酉”,这说明古代的医术还使用了酒浆,即口服药物。从这两种不同的写法,可以看出中医朴素的阴阳观:把生命看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意识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

意识与物质,本是同一事物,为了观察、交流的方便,强行分为阴阳两面。强分为意识与物质之后,人们通常看不到它们的一体性,当然做不到“阴阳一体自化”,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全面把握生命。

所以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例子:医学表现得像前面的比喻那样,如猴子般机灵敏捷花样百出,总能让人们一时神清气爽,然后久了才看出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劳民伤财甚至让人家破人亡,然后要么是患者家属的黯然情伤,要么是医患之间旷日持久的官司,并没有如期望中那样给我们带来幸福。

意识与物质这两个层面再细化下去,就成为四个层面:意识层面分化为神与气两部分,物质层面分化为精与形两部分。

从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品到一些味道。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扁鹊把蔡桓公得病的过程用腠理、肌肤、肠胃、骨髓四层面来描述,这其实是问题由外及内的渗透过程,也就是从四层面中的有形层面往无形层面渗透。

腠理属于形的最外层,通过热敷、按摩等手法影响局部的血液(即精)循环可以化解。肌肤属于形的内层,精的外层,这部位如有硬物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解决;肠胃即内脏,内脏在现代医学看来是实体器官,但中医着眼的主要是器官的功能,属于承上启下的气层面,掌握着全身物质(精)的新陈代谢以及经络的运行;骨髓(脑髓也是其中一部分),属于神,因为掌握着以下各层,当这一层面受到严重破坏时,通过手术、药物手段很难救治。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御八方

古今中外的各种医疗、养生手段,无不是通过形、精、气、神四个层面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层面对生命进行调节:

心理治疗→调整认知以及情绪
针灸气功→调整能量信息通道
吃药治疗→调整精微物质代谢
手术治疗→调整肉体形体结构

神、气、精、形四层面,由上而下构成生命管理的金字塔结构。这四层面每一层面都可能独立出现问题,也可能某层出问题后影响其它层。

当最上层意识层面即神出了差错后,可能会慢慢影响到气、精这两层的状态,最终甚至表现在形上面。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情况,即心因性疾病。

也可能最底层的形出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往上一层层渗透,最终表现在神上面。比如外伤不治转为残疾后,想不通造成了抑郁症。

同样道理,当然也可能在气或精层面上先出现问题,而引发其它层面的问题。

如果只是一两个层面出问题,会比较容易解决。如果四个层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就是“病入膏肓”,很难解救。癌症晚期为什么难治,因为四个层面全都被渗透了,靠手术及药物基本上无能为力。

神及气出了问题,通过现在的医疗设备根本检测不到,所以传统西医只能治下面两层的疾病。心理治疗的出现,使医院对病人生命的最上面一层有了调整的可能,但因为人类长期以来的习惯认识(这实是人类百病之源:意识层面的错误认识不停地引发现实中各种有形层面的问题,不知道往意识上去找,却一味在有形层面中努力)作怪,把心理治疗当成辅助而手术、吃药当成主体,颠倒主次,使多数心理治疗只能以失败告终。

古老的中医,本来对这四个层面均有触及,但由于人们越来越现实(近视眼了,只看一时效果,看不到更长远的未来,不能未雨绸缪,情急之时饮鸩止渴),过于注重形及精这两层面的状态,中医在神与气这两层面的内容慢慢被人们遗弃,结果中医成了被阉割的医学,这时候西医即所谓的现代医学才统治了整个医疗体系。

只有把这四个层面的关系弄清楚了,能准确把握病人各层面的真实状态,灵活地由某一个或多个层面入手把四层面的问题都理顺了,才可能让医学成为真正的科学,人类对健康的期望才可能被实现。否则,我们只能一代又一代地在不停救火的混乱中痛苦地生活着,慢慢地走向死亡。

而在各种康复思路中,最具生命力的是从高层往底层渗透,也就是通过心理治疗来影响生命的各层面,这最为安全,不需要药物,不需要开膛破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柔化刚

本帖最后由 齐物先生 于 2023-11-12 06:36 编辑

不管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手段来解决这四个层面的问题以获得健康,都必须遵循“冲气以为和”的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再什么现代高科技手段,也只能把人往死里治而不是还人们以健康。

中医非常讲究辨证施治--辨别病人不同的证候,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注意,这里讲的是“证”,而不是“症”。证,是证候,是系统掌握中医学、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在对病人一系列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归纳之后抽象出来的病人状态,是病人与环境之间、脏腑之间、经络之间、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并不是病人表面的症状。换一句话说,辨证,是用智慧来辨别病人疾病的真实根源,而不是死板地根据症状来作处理。

现在人们普遍以为,开中药就是中医,这其实是对中医的极大误解,也就是对中药的迷信。不懂得阴阳辨证,就不能称之为中医;如果懂得生命的阴阳辨证,熟知中医治病原理,这样的医生给病人服用西药同样应该叫中医。因为所谓中医,是指懂得阴阳辨证的医生,是指懂得“冲气以为和”的医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依赖阴气而存在,其中却隐藏着无形的阳刚;阴与阳二者之间,只有通过平和的心态,让力量化为无形后对冲,才可以调和。

“冲”,左边两点,代表阴阳。找到阴阳的平衡点,即阴阳之中,就是“冲”。“冲气”,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阴阳两气对冲,可以理解为精细深远的云气,还可以理解为平和冲虚的心气。冲气以为和,说明要调和矛盾,必须用平和冲虚的心气,让矛盾双方的有形力量化为精细深远的无形力量,对冲到一起,最终融为一体。

平和冲虚,才能化有形为无形,化为无形之后必须对冲才能交融。这三者是必备条件,缺一不可。调和者自己不能平和冲虚,那么只能导致矛盾剧化。有形的矛盾没有分散开,直接对冲,那么就成为你死我活的战斗,矛盾斗争将惨烈到极点。

冲气以为和的另一种表述,就是“阴阳一体自化”。心中看到了“一”,没有矛盾,才可能有冲虚平和的心气,才可能巧妙利用自然力量,轻而易举地帮别人化解生命中的矛盾。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夜放光

常言道,人死如灯灭。确实,我们的生命,就像一盏油灯。

油灯由灯身、灯罩、油、灯芯、火焰五部分构成,火旺代表现实里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旺盛,火焰太小代表现实里表现出来的生命力衰弱,火灭代表死亡。

这五部分,任何一个部分出了问题,都会表现出疾病来。现在的西医擅长的是修理灯身、灯罩、灯芯及添油以调和火焰的大小;现在的中医擅长的是拔弄灯芯、添油以调和火焰的大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现在的中医相比于西医而言,确实有比较大的局限性,面对灯身、灯罩、灯芯损坏的情况会很头痛,而这些在西医而言只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就能轻松搞掂。即使是添油,西医也比中医要直接得多,他们通过输液直接把相应的“油”输入到患者体内,通过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的“添油”,则是通过调和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来提高患者营养代谢的能力,因为不直接,见效缓慢。

然而,如果使用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重新分析这“油灯系统”,我们会发现,完整的中医并不应该只是拔弄灯芯以及添油这两项工作。

灯身、灯罩、油、灯芯、火焰刚好是五部分,归属于五行依次为土、金、水、木、火,这五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才是完整的五行。火焰强为阳实,火焰弱为阳虚,油多为阴实,油少为阴虚,这是整体的阴阳状态。要调整整体的阴阳状态,不应该只是在油与灯芯上作文章,而应该五部分完整考虑,补其虚者而泄其实者,达到五部分平衡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延长油灯生命并提高灯光质量。

在这个“油灯系统”中,假如能整体调节灯身、灯罩、油、灯芯、火焰这五部分间的相互和谐程度,那么许多原来所谓的“绝症”则不再是绝症,“奇迹”也不再是奇迹。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孰弱孰强

灯身,属土,相当于人的肉体部分;

灯罩,属金,相当于人的生存环境,即自然界中对人有近利者;
灯油,属水,相当于人所需要的营养;
灯芯、属木,相当于新陈代谢的控制系统;
火焰,属火,相当于人因为欲望而表现出来的生命力。

土生金,肉体劳动,可以建设家园,给自己以良好的生命支持(有身体才好赚钱)。
金生水,有良好的生命支持,才能获得充分的、全面的营养(有金钱才好买食物)。
水生木,有了充分的、全面的营养,才能养好五脏六腑(有吃的,各器官才可能良好地操控新陈代谢)。
木生火,有了健康的五脏六腑,才可能表现出持续的、强大的生命力(新陈代谢正常,才可能健康长寿)。
火生土,有欲望驱使,有持续的、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强壮的肉体去劳动。
      
土克水,肉体操劳过度,营养不能被很好地吸收。
水克火,营养堆积过多,生命力虚弱,容易生病。
火克金,欲望过于膨胀,生存环境就会遭受破坏。
金克木,过于依赖环境,自身自平衡能力会退化。
木克土,新陈代谢太快,肉体很快就会衰老不堪。

现代科技的发展,比较明显地带来了上述的“火克金”、“金克木”与“木克土”。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环境制造更多的疾病,一方面过度依赖环境导致适应能力低下,再一方面大量使用激素等药物使各种疾病年轻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比较明显地带来了上述的“火克金”、“金克木”与“木克土”。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环境制造更多的疾病,一方面过度依赖环境导致适应能力低下,再一方面大量使用激素等药物使各种疾病年轻化。

传统中医,比较偏向于调节内在功能的协调;现代西医,比较偏向于外在因素的调和。

为什么抗生素的发明,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而中医却没有类似的“功绩”呢?

传统中医偏向于通过口服药物来调节内在功能以适应环境,这在内在功能还比较强大的时候是可行的,但当内在功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时,人体无法正常摄入药物并输送到全身各器官,所以难度很大。因不敢轻易打开病人的肉体,这类问题成为中医的软肋,不可能去研究出静脉注射药物这样的方法。

西医发明了抗生素,为什么能延长人类的整体寿命呢?原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现实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战争不断,现实中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激发了太强烈的生存欲望(虚火太旺)压制了自身的卫气(免疫能力属金,火克金),身体里金气虚弱(灯罩坏了),细菌病毒来犯时无力应对,如狂风扫微焰般很容易就会导致死亡。抗生素属“金”,作为外来物取代已经坏掉的“灯罩”,还没有被吹灭的“灯焰”能被保护住得以生存下来,所以人们看到了它延长人类整体寿命的好处。

西医的发明,从短期看效果很好,但随着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西医的软肋也慢慢长成了,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金克木,过于依赖环境,自身自平衡能力会退化”。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合武伤

随着人体自身平衡能力的不断退化,西医那一套越来越显得手忙脚乱,治好一个病人出来两个病人,治好了两个则出来四个,药开始不管用了,剂量只好不断加大。


原来好不容易得以平衡的五行系统,因为金气过旺又一次严重失衡。人类又一次陷入了生存的困境,这一次什么才能解救我们呢?火能克金,过亢的金气,需要用火来炼化为水,才能重新带给我们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传统中医擅长的是调水(灯油)、养木(灯芯)、生火(灯火),对于土(灯身)、金(灯罩)则比较薄弱,所以未能像西医那样发明抗生素来延长人类整体寿命。对中医而言,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那就是调火来炼土,以火化金,以土养金。

我们现在要做的火生土,是以文火(深藏心底的长远愿望、感恩心,表现为无为、清静,能顺势而为)来慢慢锻烧自己的肉体(阳土)及自然界中(阴土)似乎并不有利于自己生命的那些因素(比如污染),而武火(活跃的思维,现实中积极进取,能以爆发力量突破强大障碍,但过度了就会成为虚火即缺乏实力的欲望)则应该尽量少用,因为人们实在已经用得太过度了。如果把这个做好了,将会比什么药物都好用,因为这火用得好,阳土(肉体)里面什么都有,什么药都造得出来,能化解现实中各种看似不利的因素。

阳土强大起来了,那么继续用文火来提炼阴土,让自然界(阴土)产生对自己生命有利的因素(金),当我们能主动去与环境相和谐则“黄金”不断生出。

然后再用文火来把“黄金”化成水――成为能被我们很好支配的生命能源。这五行相生的循环一旦形成,进入了良性循环,医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就差不多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大家都不生病了,还需要它干嘛呢?

这过程中,武火怎么用呢?积极的思维与行动,是用来改变我们的认识,发现原来认识中的漏洞并及时修改,这样才能有效地去除虚火。相反,如果把积极的思维与行动,用在对有限资源的无限追求上面,将只能增加我们的痛苦,加速我们的死亡,因为那本来就是让我们身心俱疲并造成无数现实问题的病根。

26

主题

85

回帖

10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6: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意未央

本帖最后由 齐物先生 于 2023-11-12 19:51 编辑

最后,打个简单的比方来总结一下前面关于生命科学的阐述。


由于在人们看来,西医能用“科学原理”解释得通,而中医却无法用“科学原理”解释得通,于是就把中医当成了“伪科学”。以下我们来研究一个现象里面的“科学”与“伪科学”--

一辆大卡车把你前面的路堵住了。这时候有以下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租来一辆吊车,用吊车把卡车吊走(符合现代科学中的力学原理,租吊车花一大笔钞票);

2、找到卡车司机,跟司机协商,让他把车子往旁边再挪一挪,然后你的车子就顺利开过去了(动用了中国人擅长的“关系学”,对司机“望闻问切”一番,花了一支香烟,顺便互相交换了名片,成了朋友)。

第二种方案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没有用到任何一个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遵循科学的数据,而所使用的烟草起源于几千年前落后的美洲土著,经科学研究具有毒副作用。仔细推敲,这应该归属于伪科学范畴,需要予以禁止,所以采取第一种方案。

我们知道,吊车是比较现代化的机器,它的一切行为均可以用数学、物理、化学等精确地解释,它的驾驶室里有一大堆精确的仪表,它的操作也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规范,第一种方案明显是很科学的,这么科学的方案花一大笔钱当然是应该的了。

过了一些天,收到了法院传票,原来是那辆卡车司机告你的状了,说你没经过他的允许随便用吊车挪动他的车子,当时他车上装载着非常昂贵的精密设备,因为一路的震动出了些问题,他怕损坏所以停下来找专家想办法,可你用吊车随便挪动时并不知道车上的情况,专家来了之后发现设备真的被震坏了,昂贵的维修费用要求你来承担。

双方各请了律师,最后法院判你赔了他一大笔费用。因为一切都有法可依,法院的判决都很科学,你也赔得心甘情愿。不过为了赔这笔钱,你把车子卖掉了,就如去医院把身上的器官切掉一样。

什么才是真?这个“真”字,上面是直,下面也是不同方向的两点。这意味着,能非常直截了当地看到阴阳的平衡点即问题的要害才是真,而不是一大堆繁琐的技术手段。真正懂得了“真”的含义,才能轻松驾驭这纷繁世界中各种具体的技术手段而不成为它们的傀儡。

所以,我们要讲的生命科学,不是人们容易联想到的生物学、医学,而是包罗万象的处世智慧――由“神”入手,以比原来更有生命力的认识来渗透“气”、“精”、“形”各个层面,真正给我们带来长远的幸福与自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缘督养心斋 ( 京ICP备13003342号 )

GMT+8, 2025-4-20 01:51 , Processed in 0.0754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